拥有可持续发展特殊“基因”

2013-07-24 来源:

7月5日,在宁波甬江舾装码头,中化国际旗下上海中化思多而特船务有限公司与宁波新乐船厂举行隆重的交船典礼,合作伙伴思多而特、SECCO、CSCP、BYC等均到场祝贺。其间,思多而特CEO风趣地表示,来中国已经二十多年了,结识的朋友一直在变,但有一个朋友却一直没变,那就是中化。

对于这个评价,中化国际董事、总经理徐卫晖解释道:“此言源于中 化所具备的特殊的可持续发展的‘基因’。”

战略南移成为拐点

徐卫晖说,中化国际的可持续发展的“基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控股股东中化集团公司的开放性和市场化理念,为中化国际塑造“基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1年7月,股份公司的战略南移,是“基因”形成的一个关键拐点。为彻底实现市场化,中化国际总部由北京迁至上海浦东,参照国际优秀企业的理念,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全面与市场接轨,并与大股东完全分开,形成了开放的企业文化。在这个平台上,全体董事会成员均脱离股东背景,平等参与重大战略决策和制定运营规则,独立董事充分介入公司决策过程,也曾数次否决了大股东及管理层的动议。近期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率先发布的《公司责任报告》,不仅是中化国际在行为准则方面同国际接轨的表现,也是一种负责任的国际化企业的通行做法。

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往往体现在其是否有着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而个人的作用则应该降低到最低范围。用徐卫晖的话表示,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能够及时抓住商机的中国企业家很多,但昙花一现的企业也很多。为什么有很多企业最终走向没落,就是过多体现了领导者个人的作用,忽视了企业制度建设这一根本。在这一方面,中化国际的视野已经穿越了国境线。

徐卫晖说,这一“基因”的核心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遵纪守法,这是公司治理的最低要求;二是履行商业责任,对股东负责;三是实现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表现为追求股东价值的同时关注员工利益、社区贡献、安全环保等社会责任。

国际评级提升“品味”

翻开中化国际的《公司责任报告》,人们可以看到,中化国际是少数的建立环保网页和强调公益理念的中国上市公司之一。作为一个正在走向世界的上市公司,中化国际比较多地关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劳动权益和商业伦理等问题,严格奉行节约能源、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投资理念,视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徐卫晖说:“中化国际是一个有‘洁癖’的企业,无论是公司对自身形象要求,还是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将健康、安全和环保放在首要的位置,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得到严格执行。” 正因为如此,中化国际才会有着这样一些国际知名的的供应商和客户,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标准、更有着共同的“品味”。

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向国际标准靠拢,2004年,中化国际董事会在众多国际性评级机构中,选择了公信力与知名度最高的美国标准普尔(S&P)对公司进行治理评级,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第一次,中化国际获得5+的评价,属国际标准的中等。评级结果总体反映出“公司在治理方面所采取的积极措施”,“表明公司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显示出公司在“薪酬制度”等方面尚存在不足。

公司董事会对标普的公司治理评级报告非常重视,组织全体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针对负面评价进行讨论并形成了整改方案,使得公司董事提名的程序更加规范化、透明化,营造了公正、公开、公平的企业文化氛围。公司还通过公开招标,选聘具有丰富国际审计经验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促进公司在财务信息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2005年,在标准普尔再度进行的治理评级中,公司的得分上升为6,达到国际标准中等偏上的水平。

徐卫晖表示,公司在两次公司治理评级过程中受益匪浅,一方面,以国际标准来衡量公司的治理水平,有利于公司找出与国际标准的差距,进而推动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开展,为公司与更多著名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公司的治理评级举动也得到了广大投资人和监管机构的关注和支持。

“契约化”对接市场化

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对外合作还是对内管理,“契约化”概念非常重要。而公司对内的全面“契约化”管理,用徐卫晖的话来说,是一种更为直白的市场化行为。

中化国际的收入标准是市场化取向的,追求的也始终是一种市场化的人才战略。徐卫晖说,公司每位员工的薪酬及年终奖励均与其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紧密结合,凸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将人的预期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这与传统国有企业有很大区别。全公司从董事会到总经理再到员工都必须按照委托机制逐级签订绩效合同,基本格式是一致的,主要包括职责和年度目标、薪酬面谈记录、目标和奖励的关系、季度面谈记录、价值观评估、年终评价,前有预期,后有推力,其核心思想就是在沟通的基础上形成目标和激励预期的一致性。

此外,为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化国际构建了ERP系统,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高效的企业内控电子信息平台。公司所属企业南到海南,北至满洲里,所有业务的交易均在该信息平台上处理,有效地防范了业务风险。公司的管理系统分属前、中、后台,分离操作,每个事业部均设有很多级别,各司其职,亦有效地做到了人、财、物的相互分离。

成长之路平和而执着

中化国际的管理层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多样化的人才结构是公司最大的优势。徐卫晖介绍说,中化国际上市初的人员到现在占公司目前员工总数不到20%,其他80%都是上市后不断引进的各路英才,他们的加盟,非常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张力,令公司决策更有生命力。现在,中化国际已经成为全体员工施展才华的“共同的舞台”,中化国际今后依然会广纳天下英才,渴望成为“英雄的天下”,只有这样,中化国际才会更加完善、更加规范。

中化国际自上市以来,业务收入增长近5倍,可持续的经营利润(经常性收益)也有3倍的增长。公司股票发行以来的连续六年坚持现金分红,在公司业务规模扩张5倍、对资金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累计分红总额达10.6亿元,超过公司募集资金总量(9.46亿元),占公司历年收益总额的45%。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50指数成份股及信息披露优秀公司,中化国际董事会在2005年被多家媒体评为最佳董事会,并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25家上市公司之一。

徐卫晖说,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一个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兴衰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追求股东、社区、员工、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和谐共赢应该是一个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唯此,企业才能够真正做到关注社会责任,才能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支柱力量,这其实与目前国家所倡导的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化国际才得以实践着“百年老店”的成长之路。